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潘高寿坐拥“双国遗”魏大华谈升级老字号策略

2008-06-24 15:4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继去年潘高寿凉茶(72号秘方及其专用术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潘高寿药业再次荣膺“国遗”。日前,国务院正式发文,宣布“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潘高寿已成为全国唯一坐拥“双国遗”的中药企业。带着有关问题,记者对该公司总经理魏大华进行了采访。

  记者:对“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您怎么看?

  魏大华:岭南是中药发源地之一,拥有独特的中药文化,但一直以来都偏安一隅。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岭南地区没有一个传统医药文化项目入围。此次“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对以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为代表的岭南中药文化的正名和认可。如果细看目录,不难发现,和“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一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相声、屈原传说、象棋、汉字书法、麒麟舞等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中华文化。“含金量”之重,可想而知,足以叫岭南人感到自豪。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已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工作。目前,已经开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潘高寿将与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国内知名中药文化品牌一道,有望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记者:为何在岭南众多知名老字号企业中,只有潘高寿成为坐拥“双国遗”、“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的“三料冠军”?

  魏大华:作为岭南中药文化的代表,潘高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一百多年来,潘高寿专营治咳药物,于1929年研制出“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堪称我国治疗咳嗽药物之鼻祖。其传统中药文化代表着岭南中药文化立足传统、大胆革新的精神。潘高寿又是岭南商业文化的代表,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申报老字号等工作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潘高寿能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技术与创新营销,使传统中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记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要承担起保护、传承与发扬的重任。潘高寿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

  魏大华:目前潘高寿已联合有关单位,策划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力所能及的努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誉给了潘高寿一个全新的平台。今后的发展要紧密结合这个平台,不仅要继续坚持以真材实料打江山,还要将原有的市场、产品、品牌和管理策略全面升级,将潘高寿打造成能适应现代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强有力品牌,以光大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我们的策略是进行“四个升级”,一是“野狼行动”升级。早在2004年,我们就意识到,潘高寿百余年来长期固守岭南市场,在北方地区“进攻”不足,于是提出了旨在挺进全国市场的“野狼行动”。“野狼行动”已经使得潘高寿的省外市场占有率从20%上升到55%以上,彻底改变了原来“南热北冷”的销售版图。二是品牌升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潘高寿,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品牌,而是岭南中药文化的代表,将肩负起引领南药文化的责任。三是产品升级。首先要进一步让产品充分满足现代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如针对老人、儿童、成年人开发糖浆剂、口服液、煎膏剂、颗粒冲剂、中药合剂等多种剂型。现在市场上叫得响的龟苓膏品牌几乎没有,而申遗成功正是潘高寿出击的大好时机。四是管理升级。如果说以往的管理模式是“硬管理”,那么潘高寿即将升级的将是“软管理”。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